禄劝平时靠喝奶茶续命的人,怀了孕咋办?!孕妇能喝奶茶吗?-禄劝无痛人流医院

禄劝妇女儿童妇科医院专注高品质医疗服务13年、妇科专科医院 门诊时间(无假日医院)8:00-21:00

禄劝无痛人流医院

禄劝无痛人流医院

禄劝平时靠喝奶茶续命的人,怀了孕咋办?!孕妇能喝奶茶吗?

  • 来源:禄劝无痛人流医院

  • 发表时间:2021-06-17 01:30

  • 预约挂号预约挂号

  • 分享

平时靠喝奶茶续命的人,怀了孕咋办?!孕妇能喝奶茶吗?


今天你喝


【喜茶】、【贡茶】、【一点点】


【coco】、【奈雪】、【鹿角巷】...了吗?


对于不少人来说


奶茶可以说已经成为了新的“生命之源”


占据着他们生活的一点一滴


它不仅可以为“社恐”的你打开局面


重要的是,还怪好喝的呢!



以前曹雪芹说:女儿是水做的骨肉。放在今天,怕是女孩子大都是奶茶做的了。那么,作为一个重度奶茶成瘾患者,怀了孕怎么办?还能愉快地喝奶茶吗?


孕妈妈应不应该喝奶茶?


孕妈妈应不应该喝奶茶这个问题好像有点深奥~那么首先,我们来帮孕妈妈们分析一下奶茶的配料表。


有些天真可爱的孕妈妈上学的时候语文阅读理解学的比较到位,直接字面理解意思:奶茶=奶+茶。


其实,这也没啥毛病,但是,你忽略掉了一些其他的配料,比如:甜蜜素、果味粉、奶精还有你的心头好——珍珠。


°甜蜜素


也叫做乙基氨基磺酸钠,是一种人工合成甜味剂,没有任何营养,因为其价格便宜,深受广大奶茶商家的喜爱。也会有些商家号称自己做的奶茶里面加的是蜂蜜水,其实,这种情况少之又少啦~食用过量的甜蜜素,会危害到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,特别是对代谢排毒能力较弱的老人、孕妇、小孩来说,实在不友好。


°果味粉


除了原味的奶茶,也有些孕妈妈偏好果味奶茶,要知道,果味粉大多靠的是加入色素、香精、甜蜜素和黏稠剂等来增色调味,味道的来源基本上和水果靠不上半毛关系,过量吸收色素、香精等对人体的肝、肾等器官也有很大危害。


°奶精


奶茶里面奶的分量有多少?这个还是看商家的良心,部分商家是靠奶精来代替牛奶的,也就是说,我们喝的有可能是“奶精茶”而非“奶茶”。奶精又叫做植脂末。植脂末可以使奶茶变得香浓可口。氢化植物油、乳化剂、抗结剂和酪蛋白酸钠是植脂末的主要成分。



氢化植物油是一种反式脂肪酸,它会升高血清总胆固醇、血清总脂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。如果长期喝的话,容易得心血管疾病,还可能使加乳腺癌、糖尿病和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增加。对于孕妇而言有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和神经系统健康。


°红茶


奶茶里面有各色的茶底,一般港式奶茶里面加的是锡兰红茶,红茶中含有2%-5%的咖啡因,咖啡因具有兴奋作用,可能会刺激胎儿增加胎动,咖啡因服用过量还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,所以孕妈妈们在喝含有咖啡因的饮料时都需要注意量,不能喝太多。


一些商家会选择在奶茶里面加红茶粉,这些红茶粉的质量水平参差不齐,光凭商家吹嘘,孕妈妈更是无从甄别。


°珍珠


与港式奶茶并驾齐驱的当属“珍珠奶茶”了,这种“珍珠”是淀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粉圆产品,常用的木薯淀粉是一种。为了做成更好的“珍珠”粉圆产品,在加工过程中还会使用一些食品添加剂,主要是甜味剂、凝固剂、稳定剂和增稠剂 。如芒硝、氯化镁、羧甲基纤维素钠等。


虽说这些都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剂,国家标准中都有相关规定,正常使用不会对人体产生什么危害,但是孕妈妈还是不适宜食用,毕竟这些东西根本没什么营养可言,吃多了更加可能有害。若大量吞食珍珠奶茶中的珍珠,不仅容易造成胃排空不通畅,也会有吸入器官中的危险。


在分析完奶茶的配料表之后,小编给孕妈妈们一个建议:那就是如果你真的是“没有奶茶会抓狂星人”,怀孕了还是想要喝杯奶茶“续命”,那么偶尔自己在家买了材料,自己动手用红茶、牛奶、蜂蜜等食材煮上一杯奶茶喝喝也未尝不可,但是,在怀孕期间就不要跑去外面买奶茶喝咯~


特别提醒爱喝奶茶的孕妈妈:脂肪是奶制品中常见的成分,能带来良好的风味与口感,但过量的脂肪摄入会引发肥胖,孕期过度增重可能会引发妊娠期糖尿病、妊娠期高血压等并发症,


还可能因肥胖和胎宝过大影响顺产


所以孕妈妈们要在孕期管好嘴


合理增重哦~




产前加强型贵宾套餐咨询预约


现在我们医院大多项目都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直接预约,享受方便快捷的就诊体验服务的同时,很多优惠套餐只对微信粉丝发放,预约享受优惠,预约直接到院按正常逐项收费。点击底部【阅读原文】,即可进入快捷通道与客服进行一对一交流、免费为您解答健康疑问。

    温馨提示: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妇产科健康知识、孕期保健、最新优惠等信息,您可以拨打禄劝妇女儿童妇科医院预约热线:027-85268003

禄劝无痛人流医院

禄劝妇女儿童妇科医院 版权所有 鄂ICP备14010569号 网站信息仅供参考,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,就医请遵照医生诊断Copyright@

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: